巴拉巴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站内搜索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1|回复: 0

史上少见:新政后,一夜之间楼市出现了“3个异象”!真的变了

[复制链接]

2

主题

4

帖子

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
发表于 2024-12-27 22: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降低首付比例,特别是一线城市广-深-上-北短短3天时间相继执行“认房不认贷”新政以后,楼市一夜之间出现了“3个异象”,后面还有多少“异象”出现还不好说,但真的是变了。
啥叫“异象”,就是跟历史上刺激楼市政策放出来后相比,出现了明显不一样的情况。
第一个,开发商抢跑。
按理说,当提振市场的大招出来以后,开发商应该按照捂盘惜售,“先收回折扣、然后再涨价”的逻辑,但这次不一样,开发商选择了抢跑。
根据媒体的报道,此前有媒体说北京市场在执行新政后,售楼处晚上不打烊,传有的开发商收回折扣并要涨价。但经中国证券报记者记者核实,此消息为假消息。还有朋友圈到处转发的“调涨5%”等信息,后经向售楼处核实,原来92折的折扣继续保持,更别说涨价了。
而且从媒体报道的总体情况看,四大一线城市,除了北京、上海市场个别楼盘售楼处有比较热的情况外,其他楼盘仍旧在卖力促销。用豪宅网刘军总经理的话说,目前新房库存压力普遍比较大。说白了,现在开发商就是借着涨价、收回折扣虚幻一枪,其实就是借着这些信息抓紧出货回笼资金。就像他说的,“认房不认贷”不足以扭转市场供求关系。
事实也是如此,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从2021年初至今,已有超过30家大型房企债务暴雷。不可能因为市场释放了一些购房需求就忙着收回折扣、涨价,因为,这点销售额对他们巨额的债务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对大多数房企而言,现在生怕一点风吹草动吓走了客户,最现实的做法是,借机跑量,希望能渡过债务危机。
第二个,冷盘仍然纹丝不动。
如果说一些热盘来访和成交量骤热的话,按照以往,其他冷盘也应该有所反应。但事实上却并不是这样。
根据媒体的报道,广州作为第一个执行“认房不认贷”的一线城市,除了天河区个别项目来访人数略有增加外,其他区如增城、黄埔更为冷清,在记者蹲守的一些售楼处里,1个小时都没见到一个来访客户。
北京、上海市场对新政的反应要敏锐一些,但也仅仅限于热盘,大部分盘、冷盘仍然较冷,跟之前没有什么区别。而且根据媒体的跑盘看,二手房挂牌量出现明显增加趋势,像北京市场最近两个月增加了1万多套的挂牌量,不排除有业主借新政出货。
当然,数据也不会说谎,深圳新政落地后第一天,降价、涨价房源比例为260套:110套,选择降价变现的群体仍占大部分。
第三个,二三四线购房者出奇冷静。
细细数来,全国此前执行“认房认贷”的城市不过20个,但截至9月5日,已有四大一线城市在内,包括诸多强二线城市均取消“认房认贷”,执行新政“认房不认贷”,其他几个能级更弱一些的城市,取不取消其实也无关大局了。
前面已说了,一线城市目前也是局部的个别楼盘来访、成交量较热,至于其他城市,基本没有泛起一丝涟漪。就笔者所在的强二线城市来说,身边都很少有人谈起购房的事情,似乎跟自己无关似的。
所以,就目前来说,二三四线城市的楼市仍然非常平静,喊了几天的房产中介、开发商销售人员朋友圈一夜之间又似乎回归了平静。因为他们知道,光喊是带不动大家的,毕竟,居民兜里的收入没有一线的多,就业资源也没一线的好,跟大家没有半毛钱关系,对大家喊是喊错了对象,再喊可能就要被拉黑了。
市场出现的这几个“异象”,其实并不突然。作为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房地产资本市场最有发言权,因为他们是万千股民用真金白银在投票。相对于以往每次大力刺激楼市,资本市场就会给以回报的景象,房地产开发板块在政策最密集、力度最大的近一个月里,竟然整体下跌了2.79%,而且尤其以四大一线城市祭出“认房不认贷”超级大招这一周跌得最多,跌幅为2.11个百分点,基本贡献了近一个月跌幅的75%,这是笔者有印象中都不曾见到的情况。
最后,顺便说一下原因,希望对接下来我们研究市场走向有所启发吧。
现在很多对楼市满屏的消息不知所措,一个根本的原因是不了解楼市涨跌的运行逻辑。
就说这次京沪市场,为什么取消认房认贷政策后,一些楼盘出现了明显的火热,但其他城市市场又没有跟风。原因就在于,表面上是这些城市释放了一些重新具备购房资格的人,比如改善,或者一些在其他地方有贷款记录但在这两座大城市无房的人,他们确实需要住房,该买就买了。
但根本的原因其实是这两座城市强大的资金吸引力,比如北京和上海在2023年上半年的资金总量分别为23.9万亿和19.8万亿,分别位列城市的第一和第二位。就连深圳和广州都望成莫及,差的不是一点半点。至于其他城市就更不用说了。所以,仅因为认房不认贷对当地市场产生的反应,其他城市根本没有可比性。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住户部门的杠杆率,其他城市也是无法与之对比的。截至2022年底,杭州、南京、深圳、厦门的杠杆率分别为139%、108%、95%、94%,位列前四。你说,这么高杠杆率,他们还有多少再往上加的空间?所以,你别看京沪有点热了,其他地方就会跟了,没有可比性,人家杠杆率才60%、70%多啊,有加的空间,你倒是有降的压力。所以,有人问我,杭州有亚运会,房子能不能买?我只回了一句,各方面都不错,就是这杠杆市场有点脆弱,去留都需要身手敏捷哦。
最后的结论是,基于现有条件(不排除后面用更大的招另说),核心地段盘带不动郊区盘,资金总量高城市带不动资金总量低城市,高杠杆率城市反应较迟钝。还是那句话,这个时候我们更应该是保持冷清,不跟风。具体一点是,看当地市场库存变化,静观其变,不见兔子不撒鹰。

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qojQf3D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