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杨国英
这是一个天量规模的债务拆弹,
这在全球经济史上超极罕见,
这至少决定未来十年的国运。
上周六的原创文章《杨国英|跳不开的囚网,中国经济的深层困境......》,我阐述了当下中国经济正面临的深层困境,全球唯二(主要经济体)高达300%的宏观债务杠杆率。
这一超高宏观债务杠杆率,对应的全社会负债规模接近350万亿。
对这一数据,部分读者朋友有所怀疑,我没空详细回复,建议质疑的朋友可以查阅财政部公开发布的2021年相关数据、以及IMF对我国隐性地方债务的评估。
超高的宏观债务杠杆率,必然会构成超高的经济和金融系统风险。
如果经济增长是高速的,这倒也没什么,其系统风险可以借由经济高增长逐渐缓解。
但是,如果经济增速下降,那么,超高的宏观债务杠杆率,不但会对通缩构成倍增式的压力,而且,部分债务随时有可能崩盘,继而会再对通缩构成二次负反馈。
很不幸,当下我们的经济增速确实在下降,并且在全球动荡中美终极博弈中期不可逆之下,至少在未来五年内,经济增速再次恢复高增长的概率是极低极低的。
所以,关键时刻,必须拆弹,必须拆解总债务高达350万亿的经济核弹。
最近,全中央到地方,从央行到住建部,各级部门确实在加速拆解,并且动作之大,力度之猛,绝对是前所未有。
关键时刻,全力以赴加速拆解经济核弹,重点可以关注两大信号。
。第一大信号,创纪录的楼市火力全开。
今年的楼市政策实在太猛了,降房贷、降房贷首付比、降存量房贷、降落户和购房门槛……,还有认房不认贷,事关鼓励刚需和改善购房的政策,现在能降的,几乎全部都降了。
另外,超大和特大城市的城中村,今年正在加速启动,这是在间接刺激大城市的潜在购房需求。
。第二大信号,天量地方债务在加速缓解。
严格意义上的地方债务,主要分为地方债(安全等级高)和城投债(安全等级稍低)。
今年的地方债和城投债发行,事实均超过预期,尤其是在724政治局会议首次明确“要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之后,地方债和城投债的发行更是在加速。
具体看两组数据:今年1-8月份,地方债发行约6.3万亿,比去年同期略有增长(3%),创同期历史新高;同期,城投债发行4.1万亿,同比增长近17%,净融资规模近1.1万亿,同比下降2.8%。
为什么说楼市火力全力是拆解当下经济核弹的第一大信号?
楼市的相对稳定,房价的相对稳定,这个实在太重要了。
楼市不仅涉及到近40万亿的存量房贷、以及20万亿左右以不动产作为抵押物的经营类贷款。
而且,楼市的预期走向,还涉及到各级政府的地方融资平台,因为,地方融资平台的巨额融资,基本上都以土地储备作为直接或隐含的抵押物。
所以,楼市必须稳住,房价可以跌,但是不能大跌——一旦大跌,系统性的经济和金融风险随时有可能爆发。
为什么说地方债务缓解是拆解当下经济核弹的第二大信号?
地方债务规模实在太庞大,必须确保短期不批量暴雷。
截止2021年底,我们的地方债务(地方债+城投债)超过70万亿,再加上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我们的地方债务整体应该超过110万亿。
我们的地方债务,在去年和前年事实有过不间断的暴雷,今年在经济预期不乐观之下,如果再不加大地方债务的发行,那么,今年是有可能爆发批量风险的。
在上周六我讲,我们近350万亿的全社会债务,风险最高的是政府部门(重点就是地方债务),其次是非金融企业,再其次才是居民(房贷占居民债务的大头)。
所以,在宏观债务杠杆率超高、潜在系统风险高悬之下,我们今年只能加大地方债务的发行规模,以确保地方债务短期内不发生批量暴雷,这是关键时刻经济维持稳定的底线。
全球动荡,经济预期不乐观之下的天量债务拆弹,有且仅有两招:一是债务主体的挪腾,二是债务周期的延展。
开篇我就讲过,在经济预期不乐观之下,天量债务的拆弹,无法采用总量收缩的模式(收紧财政和货币政策),因为,经济预期不乐观本来就已经产生信用收缩,这时再启动债务总量的收缩,必将产生信用收缩之后再收缩的悲惨结局。
所以,在债务总量无法也不能收缩之下,当下我们的天量债务拆弹,只能依靠债务主体挪腾和债务周期延展。
债务主体挪腾,重中之重是增加TOC的宏观杠杆率,相对稳定或减少TOG和TOB的宏观杠杆率,这就是当下楼市火力全开的核心要义。
债务周期延展,关键之关键是短期内增加地方债和城投债发行,先度过短期可能批量暴雷之困,再考虑地方政府的中长期结构性化债。
而地方政府的结构性化债,事实又牵涉到楼市和房价的预期走向,毕竟,楼市和房价的预期走向,直接关系到土地市场和地价的预期走向,后者又最终关系到地方政府的债务安全性。
所以,归根到底,稳楼市稳房价,才是本轮天量债务拆弹的终极手术刀。
稳楼市稳房价这把终极手术刀,只要操作到位,不仅实现当下天量债务的主体挪腾,而且还可以间接支撑并从根本上缓解中长期的地方债务。
史诗级拆弹,无疑是一场超难度的大型手术,
所以,关键时刻,只能再次祭出终极手术刀。
面对终极手术刀的太过锋利,随时会误伤和反噬,
希望决策者审慎之,精细之,并动态调整之。
主文写到这里,向大家抱歉一声,近期的广告有点多甚至有点杂,后天会恢复正常,到时我会详细解释原因,抱歉了。
再说一说今天的市场。
1,美版医保药品谈判迎来重大进展。
美国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发布公告,根据通胀削减法案(IRA)将对首批10款药品进行医保价格谈判,这10款药物包括阿哌沙班、恩格列净、利伐沙班、西格列汀、达格列净、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依那西普、伊布替尼、乌司奴单抗、门冬胰岛素系列产品。
此次美国医保谈判源自2022年通过的《通货膨胀消减法案》,该法案旨在使美国老年人能负担起药品,并赋予联邦医疗保险首次谈判药品价格的权利。
对于此次医保谈判意义,美国国会预计,此次医保价格谈判将使选定药物的成本平均减少50%,到2031年,有望为美国卫生部门节省近1000亿美元。
随着第一轮价格谈判的10种药物名单公布,生产这些药物的公司面临10月份签署协议参与谈判的最后期限,但从各大跨国药企的反应来看,IRA的药品价格谈判条款遭到了他们的强烈抗议。
目前,跨国药企巨头中阿斯康利、强生、默沙东、百事美施贵宝和安斯泰来均就《通胀削减法案》对美国卫生部提起了诉讼。
我们认为,尽管大型跨国药企与美国政府之间存在争议,但美国医保药品价格谈判势在必行,这是因为这些药物多数以慢性病为主,过去一些年价格经过大幅上涨,医保的支付压力不断增大,美国政府若再不对这些药品进行限价,医保将不堪重负。
2,欧洲经济面临滞胀的担忧。
近期,欧元区采购经理人(PMI)持续恶化,8月综合PMI初值降至47,连续3个月萎缩,创下2020年5月以来新低;服务业PMI从50.9降至48.3;制造业PMI继续下滑至43.7,这些数据显示,欧元区不仅制造业持续低迷,服务业增速也明显下滑。
并且,自去年7月以来,欧洲央行已经连续加息9次,累计加息425个基点,但持续的加息未能有效降低欧元区核心通胀数据,据欧盟统计局公布数据,8月份欧元区的通胀率为5.3%,与7月持平,高于市场预期,加剧了各方对通胀居高不下的担忧。
在这种情况下,欧洲最近公布的经济数据和会议纪要显示,持续加息已令欧洲经济疲态尽显,增长动能持续减弱,加上通胀数据居高不下,欧洲经济面临着滞胀危机。
尽管如此,欧洲央行内部对于是否继续加息仍存在争议,反对者认为,经济面临极大压力,维持当前利率足以降低通胀;而支持者则强调,通胀处于高位,即使经济放缓,潜在的通胀率仍可能长时间保持高位。
双边观点各有道理,但我们认为,影响欧洲央行决策的还取决于一个关键的外部因素,那就是美联储是否加息,如果美联储在货币政策上不松口,欧洲央行除了加息别无选择,否则欧元区降低通胀以及稳定欧元汇率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3,融创中国回归港股通,股价连续两天暴涨超68%。
今天,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了《关于沪港通下港股通标的调整的通知》,在本次港股通标的名单调整中,加入了22只股票,其中融创中国是唯一一家房地产企业被纳入。
此外,自9月1日北京上海先后宣布执行“认房不认贷”,该重磅新政在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全面落地,一线楼市随之开始躁动。
叠加9月4日下午,融创中国一张大红海报刷屏,显示融创北京项目“融创壹号院”热销56.2亿元。
受到这三方面利好消息提振,融创中国港股连续两天暴涨,累计涨幅超过68%。
同时,今年以来,融创中国的经营业绩也有所好转,中报显示,上半年融创中国实现合同销售额521.4亿元,较去年增长20.5%,亏损额为153.7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33.9亿元。
还有,与恒大和碧桂园大部分土储分布在三四线城市不同,融创的土储主要分布在一二线城市,随着房地产新政落地,融创似乎迎来了绝处逢生的时刻。
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楼市的短期回暖还无法从根本上破解高负债房企的财务困境,所以,未来融创中国仍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
4,再融资阶段性收紧,或可令高速扩张的新能源产业暂歇。
近期,证监会针对IPO、再融资做出了6项监管安排,显示出再融资收紧信号非常明确。
随着再融资监管的加强,目前已有多家新能源上市公司宣布终止定增,例如8月31日,锂电设备企业杭可科技宣布终止22.73亿元的募资计划;8月28日,锂电负极材料商中元股份7.7亿元定增终止。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还有32家新能源相关公司在等待定增批文,预计融资上限合计达到862亿元,另外还有11家公司在等待可转债批文,发行规模合计也达到315亿元。
此前,业内对新能源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已多次发出警告,却仍未能阻止其一路狂奔的步伐,然而,再融资的收紧,或许可以让狂飙的新能源行业放慢脚步。
这是因为新能源产能过剩,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资本“催肥”所致,股权融资、IPO上市、再融资等大量资金疯狂涌入这个赛道,使绝大部分企业选择大干快上,但这样的结果是,技术来不及迭代、产能同质化问题严重。
现在,随着融资渠道逐渐收紧,新能源行业持续数年的“产能竞赛”将会有所收敛。
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qo1Er8K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