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巴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站内搜索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0|回复: 0

太平,有时就是一张硬的床

[复制链接]

5

主题

7

帖子

1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8
发表于 2023-8-19 10: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土1.4万亿的养老市场正吸引众多头部险企加注,而中国太平俨然已成佼佼者。
一次中风过后,用整整六十年帮佣李家四代人的钟春桃,终于决定不干了。她,想住到“杏林护老院“去,在深水埠。

电影《桃姐》剧照
位于九龙半岛西北部,距鼎鼎有名的旺角和油麻地也就两三站地铁车程。不过,这里长期以来都是香港人均收入最低的地区。几乎清一色没电梯的老款“唐楼”,匹配着各色糖水店、烧鹅铺、车仔面馆,浓郁的市井气下遮蔽的是“穷人天堂”的代名词。罗杰有心,疏通关系找了一个“好床位”,在一间狭窄的单人间。体面一辈子的春桃很不习惯:每天,她都得吃力地打开一扇扇公用厕所的木门又忙不迭神色鄙夷地合上。不得已,用嘴撕下一张面巾纸的小半堵住鼻孔。好不容易上完厕所站在洗手池前平缓片刻,却在镜中惊愕发现一个同院老头儿正从背身行过。2012年,刘德华投资并主演的《桃姐》在赚得1亿票房的同时,也令观者不尽唏嘘。他们甚至至今记得剧中神父的那段话:人生最甜蜜的欢乐,都是忧伤的果实。其实,这部电影的英文名叫A Simple Life,直译过来:朴实的一生。据香港统计和普查部门的最新数据,自2024年开始,21%以上香港人口的年龄将超过65岁。到2050年,香港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40%。而早在2019年,香港人的平均预期寿命已高达84.9岁,位居全球之首。这意味着,在香港地区,每位老年人面临至少20年的退休生活。依靠平日里忙忙碌碌的子女照护老人,难免捉襟见肘。片中,桃姐入住的以杏林护老院为代表的养老机构便成了重要选择——虽然环境逼仄,但至少有人按时喂饭,摔倒了有人发现。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养老资源从来“僧多粥少“,即使深水埠这间软硬件配备都勉为其难的养老机构,也不是想住就能如愿。根据香港社会福利署及IPSO报告,香港非私立养老院的入住率多年维持在100%左右,饱和的入住状况导致轮候的老人“鬼死咁烦”。香港地区的养老问题,不过是中国社会养老“大考”中的一个突出案例。当硅谷富豪布莱恩·约翰逊为了“青春永驻”年花费200万美元与儿子换血的新闻在中国社交媒体界引发巨大争议时,其实更多普通人关注的,是重新定义养老和年龄的“Epigenetic clock”,以及涉及长寿生活质量的“Health Span”。8月16日,大家保险集团联合尼尔森IQ发布的《2023年中国商业养老服务供需洞察白皮书》显示,截至2022年底,中国65周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已达14.9%,已进入中度老龄化;到2035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过23%,中国即将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切记,这只是一个平均数!事实上,在上海,老龄化程度已超过26%。与此对应,2023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达77岁并在两年后升至78.3岁,而在1949年,这个数值是35岁。更麻烦的还在后面:涉及养老行业的专业护理员缺口——超2000万,相当于一个全北京市或者接近于整个澳大利亚的人口总量。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深入发展,去年发布的《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中提出,要“健全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充分发展、医养有机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民办养老机构,逐步形成以社会力量为主体的养老服务格局,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支持社会资本投资兴办养老机构。由此,一个广阔的市场前景也逐渐明晰。根据此前2019-2021年养老相关宏观与产业数据预测,到2024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4万亿元大关。与此同时,房产系、保险系、医疗系和科技系几大资本纷纷涌入养老服务市场,各种养老机构、跨界养老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与来自其他行业的资本相比,保险系资本在拓展养老产业上天然具有资金稳健、客户资源丰富、健康管理能力强等复合资源优势,与养老行业在业务逻辑、资源禀赋上显然更加契合,与养老服务更是直接的产业链上下游的关系,尤其适合提供复合型、一站式康养产品。还有句明白话说得是,保险公司做好养老服务和健康管理,收上来的钱都是低风险的。也就是说,如果养老业务做得好,很可能进一步赋能保险公司主业的发展。而这种主业为副业引流,副业加持主业的独特优势,其他行业一般难以复制。当然,强者恒强,政策制定方也意识到,即使在近240家中国保险公司中,也只有那些“大象”们才真正有资格、有实力且有耐心去打造自己的“第二增长曲线”。事实上,当客户端的人口红利与营销端的人海战术相继褪色后,几乎所有的中国本土大型保险公司都在思考如何突破同质化竞争的藩篱,尽快培养自身的“第二小提琴手”。在一个交响乐团,虽然“二提”主要负责和声部分,音高比“一提”低几度,但整个表演的乐感和节奏感却掌握其手中。某些情况下,甚至水平还要超越后者。险企入局养老赛道,
发力实体养老社区
目前,各大险企已纷纷在养老赛道开展了多样化的布局,平安、人保、太平等还相继成立了养老或健康子公司。其中,太平养老在2023年上半年取得了高达20.8%的增长,远超一干同业。

根据公开数据整理
早在2008年发布的《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中便提出,支持相关保险机构投资医疗机构和养老实体。区别于电影《桃姐》中“单打独斗”式的养老院,本土各大险企在内地发力养老实体,更多走得是养老社区的路线。大部队的先行者为泰康人寿,15年来其开办的养老社区已在全国铺开。而中国太平则后发制人,迄今也布子近40家。或是所见略同,最受险资青睐者便是海南三亚海棠湾林旺片区。世界地理的爱好者们早就发现,在赤道上方有三道神秘的北纬线——分别是汇聚古时黄河文明、两河文明、古埃及文明以及串联京津、首尔、华盛顿、芝加哥、旧金山、罗马、雅典、德黑兰等标志性国际大都市的北纬38度线,和连接从法国波尔多到中国宁夏、河北、山东的北纬37度葡萄酒黄金线。还有一条,乃是信风吹拂的北纬18度线。这里普遍享受海洋气候的润泽,同时又因地球板块运动改造,天然具备热带雨林,从墨西哥的坎昆至美国的迈阿密,从泰国芭迪亚到中国三亚,被指为“度假天堂线”。在2020年发布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中,海棠湾林旺片区就被定位为医疗健康中心,如今,这个遍布椰林和棕榈的方所已成了养老社区“一条街”。包括中国太平、中国人寿、泰康、中国太保、阳光保险、大家保险等多家头部险企,都在此地创建了各具特色的养老社区。一位陆姓长者,因其和爱人患有呼吸道慢性疾病需要常住三亚,便在此购买一处房产,这大约是有养老需求人士比较通常的做法。然而,随着年龄增长和身体机能下降,普通小区的服务及健康配套已无法满足生活需求,二人在没有子女陪同照顾的情况下生活有诸多不便。于是,他们又将目光投向了养老社区。在考察了林旺周边所有项目之后,两位老人选择了太平小镇·海棠人家,认为这里有医护人员对健康指标进行专业性的指导及关注,日常健康服务颇为完善,社区内台球课,手工课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课程令人兴趣盎然,“真正集医疗、生活、娱乐的服务和配套设施于一体”。
“海棠人家”养老社区背后的建设和运营者,是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太平”)。该项目自2019年9月开工,跨越了疫情三年至2022年方竣工,今年1月份正式开业,总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总投资达18.6亿元。定位于大型旅居康养社区,“海棠人家”具备康养公寓、配套商业中心、健康管理、医疗中心、精品酒店和低层康养用房六种业态,可提供康养床位1700余个,主打提供“拎包入住”的一站式康养旅居生活。此外,除了交通发达,“海棠人家”还有个独特的区位优势——距离中国人民解放军301医院海南分院仅5分钟车程,当一些危重疾病和意外事件突发时能够为患者争取到黄金救援时效。被坊间赋予传奇色彩的“301”,诞生于1953年,距今恰好70个年头。而三亚,是其跨出首都唯一设立分部的地方。“海棠人家”内,最具吸引力的莫过于随时启动的健康管理服务。在健康小屋,两台高压氧仓、体适能一体机、免疫力检测仪、鹰瞳眼底检测仪、无创血糖检测仪、骨密度检测仪等仪器能够提供专业的日常健康管理。用户甚至还可以连线“视频家庭医生”,与医疗专家直接视频通话、交流病情,响应时间逼近9秒上下——一个尤塞恩·博尔特的世界第一飞人速度。据中国太平的项目负责人介绍,“海棠人家”还规划了一个9600平米的医疗中心,将引进高端医疗合作机构睿智医疗,重点围绕老年慢病管理、睡眠呼吸以及“四高”调理等健康管理项目来进行。值得一提的是,“海棠人家”有一处并不显眼偏十分人性化的设计,那就是提供了更适合老年人体质的“硬床”。据项目负责人介绍,这种“硬床”实际上也是一种席梦思床,但是材质和设计都相对而言更有支撑性。老年人多患有腰肌劳损以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睡这种相对更“硬”的床则有助于缓解体重对椎间盘的压力,也更容易起身。这,就像民间口口相传起源于北宋年间的“棕棚床”。有心人做过统计,以20世纪后半叶为采样段,人的一生中有24年零4个月是在床上度过,而只有七年时间忙于工作,五年时间用于吃喝,还有5.5年在电视机前流连忘返,以至又有六个月是在等候马路红灯或交通堵塞中抓耳挠腮。这也意味着,就算你如孔子般活到73岁,至少也有三分之一时间属于“躺平”阶段。睡得好不好,直接关系着一个人是否真的“太平”,特别对那些老人而言。或许是巧合,也可能是必然。创立于美国的席梦思品牌于1930年进入中国上海,也就在此前一年和后一年,中国太平的前身太平水火保险公司和中国保险公司分别也在魔都成立。“海棠人家”只是中国太平在重资产养老项目上的一枚落子。早在2014年,该集团旗下的太平养老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便首次披露了养老社区战略。迄今,中国太平位于上海本部的首个旗舰养老社区“梧桐人家”已运营了三年多,斥资达40亿元。与突出健康管理的“海棠人家”不同,“梧桐人家”主打提供全生命周期持续照护。与此同时,还在成都和广州分别布局建设另两个重资产项目——“芙蓉人家”和“木棉人家”。有人由此戏言:一棵树,一朵花,一张床,足矣太平。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由中国险企创办的养老社区项目已有59个,计划投资规模达1400多亿元。其运营模式主要分为三大类:重资产、轻资产以及轻重资产结合的中资产。如“海棠人家”一类由保司同时担当投资商、开发商和运营商者就属于自建型重资产项目。所谓轻资产,主要是与第三方合作机构进行资源共享和互换,而中资产项目则是取前两者特色进行了某种程度上的中和。各家险企在三种模式上的权重也不尽相同。例如泰康人寿主打重资产运营,布局了“园”和“府”两个系列的养老产品,目前已在30个城市开业15家园区,入住养老居民超过9000人,预计2023年还将有六处养老社区将投入运营。但这种模式的缺点也很明显:建设周期过长、现金流压力大。可以说,若不是背景雄厚的大公司断然碰不得。大家保险所主推的“城心医养”模式则属于轻资产运营、重社区服务提供,目前已累计布局了12个城心医养社区和6个旅居疗养社区。截至2023年上半年末,大家保险旗下养老品牌“大家的家”在北京已开业的两个城心医养社区入住率平均达85%。根据大家保险公布的数据,2022年,其城心养老社区贡献标准保费同比增长超过70%。至于中国太平,走了一条轻、重资产并举之路。2017年,为了快速推进布局,中国太平开始探索轻资产模式,即甄选第三方养老社区加入太平人寿养老服务体系。2020年7月,太平人寿与燕达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探索轻资产养老服务新模式。目前昆明“古滇名城”和北京“当代时光里”等项目便属此类。对于中资产模式,中国太平的逻辑是在目前的轻资产项目中,选出最优质的项目进行投资类合作。2023年,有计划严选出2~3个项目并实现首个中资产项目的落地。最终的目标是在养老产业真正实现三种运营模式的完全布局。值得关注的是,各家险企重资产运营的养老社区入住门槛差别很大。中国人寿的高端健康养老品牌“国寿嘉园”入住门槛为200万保费;同样,太平洋保险的“太保家园”门票也是200万保费;入住中国平安2021年推出的首个高端产品线“颐年城”保费门槛少则1888万、多则4388万。而其2022年推出的新产品线“逸享城”主要布局在佛山、苏州、武汉等新一线城市,入住的保费门槛也不低——588万。相较之下,前述中国太平的上海“梧桐人家”只需要购买150万保险即享入住权益,性价比优势较为显著。不过,以上入场券几乎都指向了年金险和终身寿险产品,并非可以任意选择。险企升级转型的终极逻辑:
保险+医疗健康
对中国保险行业而言,发展养老健康产业是自身转型发展的新机遇。从更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发达国家经验来看,在美国,健康险和年金业务是寿险公司的核心利润来源,养老不动产则是不动产投资回报中的佼佼者,养老不动产入住率完胜写字楼、商铺和酒店,而老年照护物业资本化收益率更远超中长期国债。在日本,寿险公司利润来源已从利差转向死差和费差,产业链的延伸同样有利于降低健康护理、医疗管理费用。中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日益稀缺,投资养老地产有机会享有土地增值带来的长期收益,投资养老不动产可优化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获得长期稳定收益,将保险、医疗健康、养老产业链进行整合,围绕客户全生命周期形成闭环,注定是中国保险公司实现差异化竞争、提升利润的必然趋势。提到保险+医疗健康的转型逻辑,美国联合健康是所有险企绕不开的经典样本。虽未曾在中国开展任何业务,但几乎每家大型险企都梦想成为“中国版联合健康”。联合健康(United Health)于1974年成立,系世界上最大的医疗保健公司,业务主要涵盖健康保险业务(UnitedHealthcare)以及健康服务业务(Optum),其2022年营收3242亿美元,利润206.4亿美元。在最新版的“财富世界500强”中,位列TOP10。在业内,联合健康被视作“保险+医疗健康生态”业务模式的标杆企业。简单来说,其采取的是“管理式医疗模式”,这也是美国健康险的一大特色。在该模式下,保险公司不只是资金支付方,往往也是也是服务提供方,保险公司会对投保人和医疗服务提供方进行双向管理,保持医疗服务的提供在合理范围内,由此帮助保险业务更好地控费。早期,联合健康只是一家区域型公司,通过自成立到现在的四十余年间进行的几十次并购,如今其早已不是一家单纯的保险公司,而是串起了保险、医疗、医药、医疗科技业务,跑通了从预防、慢病管理、治疗、支付、愈后全流程,拥有自己的服务壁垒与控费闭环的全能型企业。对于联合健康的业务模式,资本市场无疑是认可的。1984年10月,联合健康在纽约交易证券所上市,上市时股价大约4.4美元,此后整体呈波动上升的趋势。特别是过去10年,其股价从2012年底的54美元左右,涨到了如今的496美元。在2022年全球20家最大的保险公司排名中,联合健康以4710亿美元的市值登顶。并相当于第二位至第五位即中国平安(1300亿美元)、中国人寿(1230亿美元)、Elevance Health(1100亿美元)和友邦保险AIA香港(1090亿美元)的总和。

根据公开数据整理
联合健康领先于中国一干大保险公司的一个核心资源,是其建立了庞大的医疗服务网络,包括140万名医生和其他医疗保健专业人员,以及6,500多家医院和其他设施来为客户提供医疗服务。而这一重要经验也正在被国内各大险企学习和探索。仍以中国太平为例,2020年,该集团旗下首个全资康复医院——上海太平康复医院正式成立。选址十分吉利:浦东新区忘忧路99弄3号。医院总床位900余张,规模居行业前列,聚焦心肺、睡眠、重症三大康复领域。仅从医院领导班子配置来看,院长黄翼然是国内著名的泌尿外科专家,而前列腺炎等相关疾病正是老年人多发病之一;另外三位专家团队领导则分别在急重症、心肺和睡眠领域造诣颇深,可见医院在团队背景选择上均十分契合其锁定目标人群的最大需求。同时,医院坐落在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园区内云集着上海质子重离子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东院等高端医院。既有中国太平全资自建的综合型医院,又临近诸多高端医疗资源,这对于住在毗邻的太平小镇·梧桐人家养老社区的客户来说,无疑是一颗贴身安放的定心丸。作为中国历史上持续经营最为悠久的民族保险品牌,也是唯一一家管理总部在境外的中管金融企业,中国太平投资上10亿建设医院的初衷除了践行央企责任,必定还有赋能自身的养老社区等重资产,实现医疗与养老的深度结合,围绕保险主业构建大养老、大健康的产业链和生态圈。在“保险+医疗健康”的模式上,中国平安也是较为得其精髓的一家。首先,通过二十余年的耕耘,目前平安打造的医疗健康生态圈内包括了平安健康、平安医保、平安智慧城市等十余个子商业实体。对比联合健康来看,平安健康加平安智慧医疗提供了类似联合健康Optum下的业务构成,将健康服务和技术赋能协同起来。而在“老本行”保险业务上面,平安作为保险起家的公司,不止有健康保险参与,寿险、养老保险等集团业务也同样包含在内,险种覆盖更加全面,最终形成了涵盖用户端、服务端、政府端、支付端的全方位医疗健康生态圈。另外,收购方正集团也是平安打造中国版联合健康的重要一步棋。方正集团旗下有诸多优质的医疗资源,特别是以北大国际医院及十余家医疗机构组成的医疗服务体系,将大大补足中国平安医疗健康版图中对于线下医院资源的相对缺失。依托这些优质资源,2021年10月,平安首批高端健康管理中心在北京、深圳两地同步挂牌成立,将分别依托北大国际医院和平安龙华医院等医疗资源提供预防、医疗、康复等全闭环健康管理服务。联合健康起家发展道路上的多重经验已经能在中国险企身上看到各种各样的吸收和实践,但打造所谓中国版联合健康绝不能生搬硬套,各国国情体制等都有根本性的差别。例如,中国的核心诊疗资源掌握在公立医院手中的,大多非市场化,本质上也都带有一定的社会效益性质,这和美国市场有质的区别。因此,无论是解决养老问题还是医疗健康问题,终究还需要包括保司在内的服务供给方与监管力量协同起来,探索一条中国化、本土化的医康养发展之路。“你真是好靓仔啊!桃姐,你也好靓女”。电影里,一生未婚的钟春桃总是钟意别人夸赞,当然,也绝不吝啬对旁人的奉承。而现实中的“桃姐”,其实只在深水埠的杏林护老院中住了三年便与世长辞。从深水埠出发,坐八站地铁便是铜锣湾。电影上映前的两年,中国太平将此地新宁道上108米高的民安广场正式更名为中国太平大厦,从此成为这家罕见的在境内外同时拥有总部的副部级央企于维港边的家。8月15日,香港一位王女士从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副总经理李可东手中接过了“木棉人家”康养社区的入住资格。这也是后者“港人湾区养老太平方案”中的“饮头啖汤”者。木棉人家位于广州增城区,从香港到增城,高铁不过30分钟罢了。也是在同时,一则“深圳,正被香港人挤爆”的新闻开始刷屏。数据显示,仅今年上半年,穿波鞋、背双肩包、满口“老细”、年龄偏长的北上深圳港人,已超过408万人次。他们,有的只是为了吃一顿宵夜;有的是为了反向代购“多搵几蚊”;也不排除,未来索性会选择在这里颐养天年。桃姐走了,他(她)们来了,只为了人生的太平岁月。亲爱的水粉朋友们:
顺手点赞是美德,但是也不要忘记点“在看”哦!
点点赞
点在看
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qQxCWhu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