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理/张志峰 编辑/马媛媛)提起一座城市,人们首先想到的,除了人文和美食,必然还有建筑。
随着中国城镇化浪潮而崛起的,除了“基建狂魔”的称号,还有人们在建筑设计理念潜移默化的改变。
特别是持续3年的疫情,对人类社会的改变从居家生活习惯,到消费、工作、娱乐、社交等等,几乎触及各个方面,也必然从建筑设计领域,出现更多新的趋势,以应对人们对于健康、生活等方面新的诉求。
近日,观察者网邀请国际知名设计公司HBA(Hirsch Bedner Associates/赫希贝德纳联合设计顾问公司)首席执行官克里斯·戈弗雷(Chris Godfrey),细谈HBA在中国发展,以及中国近年来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变化。
克里斯·戈弗雷(Chris Godfrey)
公开资料显示,戈弗雷作为英国皇家建筑学会 (RIBA) 特许建筑师,拥有超过25年的设计经验,曾负责在亚洲地区推广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并主导创立RIBA位于新加坡的国际分会,以及协助创立中国分会。
目前,戈弗雷先生为HBA的首席执行官。
HBA于1964年成立于美国洛杉矶,是一家国际顶级酒店设计公司,主要提供建筑、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品牌与产品设计、照明和艺术咨询等多领域的专业服务。
HBA设计的项目遍布大多国际城市,如伦敦、新加坡、沙特阿拉伯等,设计项目获奖无数。
自1978年进入中国市场至今已有30余年,HBA设计过的酒店和豪宅项目遍布各大城市,包括上海外滩华尔道夫酒店、上海外滩英迪格酒店、北京中国府、广州侨鑫·汇悦台、深圳湾一号、广州白天鹅宾馆等。
HBA设计的上海滴水湖洲际酒店大堂
2013年初,中国建筑装饰行业头部企业金螳螂,以7500万美元价格收购HBA 70%股权,正式成为后者控股股东。
以下为问答实录:
观察者网:过去几十年间,伴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中国建筑更新换代速度较快,其间设计风格和理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如何看待这一变化?
克里斯·戈弗雷:中国政府在第14个五年计划中提出的“绿色建筑”和“能源效率改革战略”在支持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方面起着关键作用。中国的建筑业越来越多地融入技术创新,特别是数字化影响和旨在节能的绿色建筑。
然而,由于城市化的趋势,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促使政府致力于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在这种情况下,建筑师必须找到解决快速城市化和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解决方案。
中国建筑具有多样性,并融合了各种风格。不但从国内外资源中吸取灵感,将传统和现代元素融合在一起,还创造出从概念性到市场导向的设计。
近几十年来,一些知名的西方建筑师,为中国设计了不少国家地标性建筑。他们的设计理念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并由中国建筑师融入到本地设计中。
观察者网:疫情三年,建筑行业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在你看来,疫情前后建筑设计领域出现了哪些变化,有无新的发展趋势?
克里斯·戈弗雷:在新冠疫情之后,建筑设计领域中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设计出现了许多变化和新趋势。
首先,疫情加大对建筑内部环境中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视程度。建筑师和设计师增加了对空气质量、通风系统、卫生设施和可持续清洁等方面的关注,以提高建筑物的保健性能。
其次,疫情反映出建筑物需要以更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来应对未来类似的挑战。设计师考量可调整和可改变的空间布局,以适应不同的社交距离要求和使用需求。他们还在思考如何重新定义公共空间、餐厅、娱乐场所等,同时确保安全性和社交体验。例如,自疫情以来,客户对高端物业设计的需求大幅增加,他们渴求创造更多自我保护和满足日常生活各个方面需求的空间。
此外,可持续性在整个建筑设计过程中也变得至关重要,从建筑用地规划、建筑结构、施工,以至所采用的建筑方式。设计师越来越重视在新建项目中履行可持续性的原则,包括采用生态友好材料、高能效和可再生能源的方案,以减少建筑对环境的影响。在建筑过程中预制板的采用越来越普及,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而在重建项目中,设计师会重新构思空间和建筑结构,优化利用现有物料。
让我以酒店设计来举例,从建筑运营的“整个寿命周期”角度来看,无接触和无触摸体验在酒店设计中备受关注。通过移动应用预订房间和使用酒店设施的技术已成为一种新趋势,从而减少了物理接触的需求。科技也被应用于客人入住期间各种酒店设施的操控使用中,例如调节房间温度、照明和娱乐系统。酒店的客房设计也被赋予多种功能,客人可以在同一空间内用餐、远程办公和做各种健身活动。
酒店设计还顺应了现下流行的本地“宅度假”市场趋势。五星级酒店不再只专注于外国商务旅客,同时瞄准不断增长的本地“宅度假”市场。这一转变需要促使酒店设计和所提供服务的调整。例如创建更大的家庭房间,或连接房间,以容纳大家庭和亲友团住宿的需求;以及真正挖掘酒店所在地的独特之处,无论是将本地材料和工艺纳入设计中,还是使用本地出产的物料,甚至雇佣本地员工;酒店也同时展现其所在邻近地区的独特文化特色,尤其是离酒店不到500公里的范围内的,受得住客欣赏的地区文化特点。
这些变化和趋势反映了疫情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并推动着行业朝着更加注重健康、灵活性、数字化和可持续性的方向发展。
观察者网:随着我国节能环保观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提出,近年来几乎所有开发商都在强调绿色建筑理念。但具体到不同开发商、不同项目,对于这一理念的体现却有不同,比如建筑节能、绿化、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实用高效,以及越来越多对仿生学、工程力学、生态学等方面的应用。站在高端住宅的设计角度上,您是怎么看待和执行这一理念的?
克里斯·戈弗雷:中国政府的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中,一再强调“绿色建筑”和能效改革战略,在支持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方面,所发挥的至关重要作用。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建筑师和设计师迫切需要找到解决快速城市化,和环境保护之间冲突的方法。
纵观整个酒店行业,酒店运营环节,与行业整体对能源使用、水消耗和废物产生的影响相对比,仍未形成良好的比例。酒店可以重新审视其设计,并寻找利用新的智能技术进行监测、规划和减少能耗和废物的机会。转向可再生能源,可以进一步减少碳排放,而升级基础设施并有效维护,可以防止能量过度损耗和浪费。
在HBA,我们优先考虑“被动技术”,从建筑物的最佳方向到建造施工,捕捉自然气流和采光角度,来更好地利用现有的自然生态元素,我们最近的许多设计工程都在酒店的内部,融合了自然和室外空间,创造了无缝的居住体验。这一概念强调自然世界与人类之间的和谐相融。
我们坚信,保护自然并将绿色空间纳入设计中的重要性。2020年,我们打造了杭州湘湖逍遥庄园,核心设计理念围绕“回归自然”展开,将山居生活的概念与东方美学固有的自然元素无缝地融为一体,将杭州的自然景观融入设计中,旨在为客人提供沉浸式的自然环境体验,让他们沉醉于绿色宁静的氛围中。
观察者网:近年来,“国潮风”几乎触及文旅到消费各个领域。对于建筑和室内设计行业而言,国风一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随着这场“国潮风”的兴起,有无新的元素和理念融入其中?
克里斯·戈弗雷:中国酒店设计中普遍观察到的趋势是深入挖掘所在地区被遗忘的历史,揭示隐藏的故事,并将它们融入设计中。这种做法让客人在酒店移步的过程中,得到高度情感化的体验。虽然情感、空间和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中国建筑中已存在多年,但这个做法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明显。
HBA的酒店设计也采纳了将历史元素融入设计的理念。近期的一个项目成都郫都的恒邦天府喜来登酒店,我们将独特的现代设计语言与成都丰富的文化遗产融合在一起,摆脱了当地国际五星级酒店的设计趋势。其主要设计灵感来自于成都独特的悠闲生活方式和创客文化。这座城市宁静的环境和生活方式培养了本地人丰富的创造力,成为我们主要的设计影响因素。
此外,HBA设计了西安曲江希尔顿嘉悦里酒店也印证了这个趋势。西安作为唐朝的首都,成为这个项目的灵感来源。HBA香港工作室的设计团队,从中国成语“鲜衣怒马”中获得了灵感,这句成语意为“穿着新衣骑上精神抖擞的马”。通过酒店室内设计,我们旨在诠释唐朝的繁华景象。考虑到西安是中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以及唐朝重要的历史意义,我们以不同的灯饰设计创造了“盛世繁华,灯火通明”的视觉表现。我们还通过采用了不同层次的灯光效果,来引导客人探索酒店。
在HBA,我们的目标是通过设计为客人打造沉浸式的体验,让他们能够充分感受到历史和当地文化的融合。
观察者网:疫情后,中国基建行业快速恢复,无论市场规模和增长速度在国际上都不容忽视。这对于建筑设计行业是否意味着一次机遇,HBA拟如何应对?
克里斯·戈弗雷:疫情和中国的防控措施对海外公司在中国的业务发展带来了许多挑战。旅行限制和封控措施延迟了项目的进展。疫情还限制了商业活动和面谈会议,减少了业务发展的沟通和合作的机会。
然而,数字技术和远程工作模式的广泛采用,为海外设计公司与环球以及中国本地的客户远程协作和线上交流,成为了新的沟通方式,使得项目能够继续推进。
最重要的是,疫情让市场对建筑内部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得到了重视。我们在中国市场也获得新的商业机遇,尤其是市场对健康、可持续性和灵活性的需求不断增加,为我们的创新设计和差异化提供了良机。
在中国重新开放边境后,我们已经转移工作重心,以支持中国团队导航未来12个月的发展。和许多人一样,过去3年我无法访问中国,但现在我可以每个月都出差到中国,与居于中国的客户会面,与中国团队共同努力,抓住被压抑的服务需求所释放的新机遇。看到团队里每个人都专注向前推进,于我而言是一种莫大的动力。
目前而言,我们正在监测市场和疫情后的不断演变的市场动态,以及重点增强我们的敏捷性来应对多变的市场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的三年里,当中国边境管制时,我们利用机会进入并探索了一些新兴市场,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沙特阿拉伯王国,这是疫情后最早开放边境的国家之一。 沙特的市场经验让我们认识到,我们要打开室内设计之外的其他业务线的市场需求。这个市场对建筑规划设计、建筑和景观设计需求最为强劲。这些是我们进入沙特市场的主营业务线,联同HBA建筑以及我们的景观建筑品牌Coopers Hill,我们正逐渐以这些设计服务业务,首先得到市场认可。随着联动跨品牌的设计咨询项目需求增长,我们的其他设计品牌也在紧跟增长。
我们在沙特市场的经验,启发了我们审视在中国市场知名度较低的业务线定位,以逐步战略性地扩大我们的市场覆盖范围。我们在全球共有15个业务线,其中5个业务线在中国市场已经建立良好的地位。
在其他业务线于中国市场份额强劲增长的基础上,我们的目标是推动发展这些业务线从当前占比5%的营收,增长到5年后的45%。除此之外,我们还在寻求机会来拓宽我们的业务范围,来涵盖更广泛的生活领域,如养老、品牌和私人住宅,还有综合性零售项目。
观察者网:HBA作为酒店设计行业的领头羊,对于目前及未来该行业设计理念变化如何看待?
克里斯·戈弗雷:我们意识到随着中国经济在过去数载持续快速发展,酒店业也受带动经历了显著增长。然而,自2020年以来疫情限制影响了旅游业的增长,我们需要对这个恢复阶段持有耐性。
酒店和休闲行业在疫情期间受到重大挑战。然而,随着中国的重新开放,这些行业现在正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以下例举一些HBA与这些新兴趋势相符的范例:
• 智能技术:利用新技术提供无需面对面接触的互动服务,这对于成长于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世界的互联网世代(Z世代)尤为具有吸引力。
• 生态设计:优先考虑节能,并融入环保建材。
• 共享居所与共享办公:由于远程工作成为新常态,推行在旅行中拥有共享生活和工作空间成为设计新趋势。
• 酒店和度假体验:打造能提供独特和个性化体验的酒店和度假目的地,在设计中融入当地文化。
• 乡郊度假和酒店:与中国政府推动发展农村经济的计划相一致,在乡郊地区开发度假目的地和酒店。
• 与奢侈品牌合作:融入奢侈品牌的独特元素,为中国客户提供高端体验。
• 面向老年人的设计:充分考虑中国庞大的老年人口需求,融入适应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医疗需求的设计。
• 风格更多样的设计:豪华酒店设计部分转向了极简主义和低调奢华,在中国年轻一代中越来越受欢迎,欣赏风格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繁复装饰和强烈用色。
随着中国酒店业不断适应变化的环境,这些设计趋势反映了后疫情时代旅行者的不断演变的需求和偏好。
观察者网:市场普遍认为,经历了过去几年的高速发展之后,如今正处于住宅开发行业的转折点,HBA Residential作为贵公司专注于住宅市场的子公司,如何看待目前及未来的住宅市场变化,如何应对这场变局?
克里斯·戈弗雷:作为一间环球企业,HBA可以为来自迪拜、毛里求斯、伦敦、加拿大和美国的中国私人客户提供设计服务。我们的客户来自全球各国,无论他们在哪里有设计需求,我们都为其服务。我们的业务遍布世界各地,通过全球24个办事处,超过1,200名强大设计师团队,HBA能够根据每个客户的独特定位,组建一个国际和本地的设计人才团队来创造设计。
近年来,HBA Residential在中国观察到来自逐渐壮大的年轻一代高净值人群新兴需求,他们受高等教育,对伦敦或美国的国际设计风格非常感兴趣,聘请HBA将这种设计风格带到他们在国内的房产项目。这正反映出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并且我们也会继续专注于发展这个业务线。
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qHJs90z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