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州市立医院
杨小玲
我们常常看到许多人为了减轻上下班途中的乏味,养成了在上班途中戴耳机听音乐的习惯。很多音乐爱好者,更是只要一有空,就带上耳机听音乐,并且把声音调到最大才觉得听得过瘾。其实,这是一种对耳朵十分不利的做法。如果再不改变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的这种不良生活习惯,将会对听力造成更大的损伤,导致耳鸣,严重时还会引起噪音性耳聋。
科学研究成果表明,经常戴耳机听音乐等会损伤人的正常听力。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患上“感音性耳聋”病症。长时问高音量收听,还会损伤人的视力。由于耳朵和眼睛神经系统之间存在着微妙而复杂的内在联系,在高分贝噪音环境里,人的眼睛对运动物体的对称平衡反应迟钝。严重受损者甚至还会造成永久性反应失灵病症。随身听是立体声的,对内耳黏膜和毛细胞有一定损伤,从而影响听力,导致神经性耳聋。这种影响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听力下降缓慢患者的感觉并不明显,往往在体检或无意中发现,但最终会影响听力。
有关医学资料表明,当人耳听到的音量达100分贝时,时间较长可造成不可恢复性听力损伤;当音量高达110分贝时,足以使人体内耳的毛细胞死亡,严重者还会造成听力丧失病症。许多年轻人错误地认为,听力下降高自己很遥远,只有在发现听力严重下降时才去求诊,而这个时候已经可能是永久性的听力损伤,而且很难恢复。
一、选择购买高质量、合适的耳机。能阻绝外在噪音的耳机,可以减少因环境噪音而加大音量的机会。耳机最好选头戴式的,它比耳塞式耳机对听力的损伤要小。因为耳塞式耳机直接塞在外耳道里,声音没有出处,都向着鼓膜发过去,声音全部被鼓膜接收,对听力的损伤更大。一般来说,听到同等音量的音乐,用耳塞式耳机比头戴式耳机的音量高7~9分贝。
二、尽量在安静环境下听音乐。专家认为,一旦外界环境变得嘈杂,耳机的输出效果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而在安静环境下,几种耳机的输出音效相差无几。
三、掌握60-60原则。经常戴MP3听音乐的人应掌握60-60原则,这也是国际上比较公认的保护听力的方法。即听音乐时,音量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听的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
四、减少听音乐的时间。听音乐的时间一般每天不要超过一小时,听一段时间后把耳机取下,轻轻揉一揉,放松一下耳朵。而且,不要戴着耳机入睡,否则耳朵在人入睡之后还不断接受刺激,不知不觉中绒毛细胞又损坏了不少。不要经常地、全天候地把耳机挂在耳朵上,必要时要让耳朵和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
五、噪音环境下用个防护耳塞。除了听MP3,经常在噪音环境下工作、生活、娱乐,都是听力损害的重要原因。比如在机场、建筑工地工作,这些环境的噪声强度很大(超过90分贝)。经常在这种高噪音环境下,最好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比如戴个防护式耳塞,可以有效阻隔一部分噪音,保护听力。如果临时找不到耳塞,用棉花球、纸球塞进耳朵,也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ioQbWK4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