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巴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站内搜索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5|回复: 0

日料店老板,终于承认了…

[复制链接]

5

主题

5

帖子

1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5
发表于 2023-8-25 17:3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入海洋,引起了连锁反应。
日料店终于承认了...

据平台统计,目前中国内地有79324家日本料理店,是排名第六的菜系。海关总署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采取紧急措施,即日起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
24日晚间,不少日料店都出来承认,水产品都不是日本进口的!
比如说广州很火的日料店——摩打食堂发公告称,表示自己其实是做粤菜的,然后把公众号简介改成了“最近是粤菜”。
而据媒体报道,在一些相对平价的日料店,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所用的食材几乎没有来自日本的。“比如三文鱼、鸟贝这一类平价日料店里比较常见的食材,都不是日本原产的,例如三文鱼,日本几乎就不产三文鱼,现在咱们在店里卖的三文鱼基本都是国产的,你只能说吃三文鱼的方式是和日本吃刺身是一样的,但是实际上食材没有多少关系。”北京一家日料超市的工作人员说。
而真正受到影响的是以新鲜生鱼为核心食材的高端日料店,人均消费在500元乃至1000元、2000元不等,高价原因大多源自日本食材的拿货能力,以及厨师对食材的理解和处理能力。随着政策变化,所谓“日本进口”、“当天空运”这些被部分不良日料经营业者采用的“财富密码”,以及“玩概念”和“打信息差”创造出来的溢价空间,或许将不复存在。
另外,上海8家热门日料店7家表示门店无日本进口产品。对于安全问题,一家人均费用约1500元的日料店表示,没关系的。
有店主火速转行
比起食材来源,对于广大国内的日料店经营者而言,日本强排核污水所带来的负面舆论,才是最大难题。据时代周报,早在几个月前,部分日料店主已做好转行的准备。
8月24日,一位在上海长宁经营日料店的店主表示,日料市场的下行趋势明显。“即使是我们这种做私域为主的店也会受到负面风评的影响。很多同行从收到日本将排放核废水的消息时就准备转行,今天尘埃落定,我也下定决心了。”
韩国多个海鲜市场几乎空无一人
据中新网援引韩联社报道,在日本开始排放核污染水之际,韩国海滨城市的许多鱼市空空荡荡。韩国的海鲜消费者和渔民对该举措可能产生的健康和商业影响保持警惕。
8月24日,韩国港口城市釜山最著名的海鲜市场札嘎其市场和附近著名的生鱼片餐馆聚集地“民乐洞生鱼片一条街”几乎无人问津。济州岛南部的东门鱼市场也几乎没有顾客。
一位现年50多岁的海鲜商贩表示,他在东门市场做生意已经有20多年了,以往即使生意冷清,在上午10点左右和下午5点到7点也会很热闹,但现在“市场空无一人,就像一条没有游客的公路”。
一位渔民表示,现在对海产品的需求量急剧下降,他和许多渔民都在担心自己的生计问题:“我认为海鲜消费量已经缩减了四分之一,价格可能会更低,我不知道该如何继续下去了。”
市场影响几何?
据时代周报,从业超20年的水产进口商郑宇(化名)透露,即便不从日本进口,青花鱼与秋刀鱼也能从中国台湾等其它渠道获得;日料中的高人气食材三文鱼,主要来自智利与挪威;至于鳗鱼,则早就实现了国产,日本甚至需要大量进口中国养殖的鳗鱼。
7月份中国进口日本水产品减少超3成
根据海关总署发布数据,2023年1~7月中国从日本进口鱼类等水产品的商品总额为19.37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7月进口额为2.35亿元,同比减少29%,环比下降33.7%;2022年和2021年全年,进口总额分别为33.96亿元、25.35亿元。
日本核污染水排海A股冲击波
“结合A股市场,我认为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是海产品和食盐,这方面的上市公司这几天也有股价异动。”一位私募投资总监8月24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水产品企业制定预案
8月24 日,*ST佳沃针对核污染水排海对公司三文鱼养殖有何影响的问题回复称,“智利海域位于南半球,并且为距离日本最远的海域,其受到的辐射影响最小,所以目前看不会对公司智利的三文鱼养殖有大的影响。”
国联水产则称,公司已做好日本核污染水排海的相关预案。“公司国际采购的原料主要以南美白对虾为主,采购地区主要以南亚、中东地区为主,近年来公司太平洋沿岸地区采购逐步减少。”国联水产表示。
但核污染水排放将对海产品市场带来变局已是不争事实。
根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2022年全国渔业经济统计公报,按当年价格计算,全社会渔业产值15267.49亿元,其中,海洋捕捞产值2488.91亿元,海水养殖产值4638.84亿元。渔业产值中,海水产品与淡水产品的产值比例为46.7∶53.3,养殖产品与捕捞产品的产值比例为81.9∶18.1。
另外,2022年,我国远洋渔业产量稳定在225万吨左右,约占国内海洋鱼类产量的30%。有资料显示,中国远洋渔获总量的60%以上都来自环太平洋,而西北太平洋更是中国重点捕捞地区之一。
“公司远洋捕捞业务位于西非的毛里塔尼亚,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对公司暂未产生影响。” 百洋股份指出。
而在8月23日和24日,百洋股份股价均放量涨停,这或与其拥有淡水产品有关。“目前,公司水产品加工外销的产品主要以淡水养殖的罗非鱼为原料,产品包括冻罗非鱼片、条冻罗非鱼等,主要出口美国、欧盟、中东、拉美、墨西哥、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百洋股份表示,“水产加工业务内销目前主要以批发流通渠道为主。”
深耕海洋牧场的獐子岛股价也在8月22日至24日连涨3天,区间涨幅达到17.46%。“公司会严格执行国家关于水产品进口的相关要求。同时,加强出厂产品的质量检测,保证产品符合国家标准,也会坚定维护海洋环境、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针对核污染水排放影响,獐子岛工作人员如此回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该工作人员还称,目前獐子岛经营正常,并建议后续可以关注国际或者国家的权威机构调查与检测结果。
井矿盐产量比例上升
核污染水排放也对盐业上市公司也带来了影响。
“日本核污染水排放,对现在的海盐消费者多少有些影响,这对井矿盐的销售会有促进作用。”云南能投有关人士8月24日下午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但市场应该没有这么快反应。”
“我们生产的是井矿盐,工业盐和食用盐都有。”上述云南能投有关人士说,“公司会根据市场需求,较快调整产品结构。”
以盐业为最大收入来源的鲁银投资,此前针对核污染水排放回复称,公司所属海盐食盐生产企业菜央子盐场、寒亭一盐场位于渤海湾地下卤水富裕区域,食盐生产所用的原盐系采自地下100米左右的卤水蒸发结晶而成,“地下卤水是古海水经上万年地质变化形成,因取自地下,不受海洋环境变化影响。”
但海盐的销售可能因此受到影响。
根据中国盐业总公司公布的数据,2004年,中国制盐生产能力达到4700多万吨,盐产量4300多万吨,其中,海盐约占60%,井矿盐约占30%,湖盐约占10%。
不过,在食用盐领域,目前的使用格局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中国盐业协会会长王小青近日公开宣称,我国生产食用盐使用的原料有海盐、井矿盐、湖盐,其构成比例分别为22%、61%、17%。
“现在确实发生变化了,由于海水质量的影响,海盐产量下降,井矿盐的占比会越来越大。”苏盐井神相关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成本上讲,海盐比较低,但工业化程度不如井矿盐。”
至8月24日股价已连收3个涨停板的江盐集团亦称,其食盐产品属井矿盐,盐卤精华源自封存于千米的地下,远离污染,保存着最初的纯净品质。“核污染水排放事件刚刚发酵,我们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增加产量,保供没有任何问题。”上述苏盐井神相关人士指出。

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qZ6x275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