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英国《金融时报》刊出了一篇重要采访,美国芯片巨头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对拜登政府发出警告,他表示美国对华半导体行业的打压,让英伟达“束手束脚”,无法在全世界最大的市场中国,开展销售活动。
黄仁勋的表态,恰好赶在中方叫停美光公司在华销售产品之际,意思非常明显。英伟达害怕中美之间的“芯片战争”,波及自身。美光产品被禁售,其中的是非曲直很清楚。我们依法依规对该公司产品进行审查,发现对我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供应链,存在安全风险,当然要禁售。至于那些没有危害中国国家安全的公司,大可不必担心。
相反,他们应该多劝劝美国政府,不要整天好处占尽,还坏事做绝,他们的横行霸道,已经让全世界很多国家的企业都受不了了。德国,是美国的重要盟国,也是欧洲经济的“领头羊”之一,据彭博社报道,包括德巴斯夫、奔驰、大众、西门子在内的德国大型跨国企业,正在公开抵制德国政府有关“远离中国”的呼吁。
大众公开表态“不会放弃中国市场”,巴斯夫则警告说,“相比中国的抨击,我们要进行一些自我批判。”事实上,经济全球化蓬勃发展了这么多年,最主要的几个参与者,无非就是美国、欧盟,还有中国。欧美国家生产的高附加值产品,本就是靠中国市场赚钱,和已经透支潜力的欧美市场不同,中国经济还在蓬勃发展。
朔尔茨可能是出于无奈,才在政治上跟随拜登政府的立场。但最新数据显示,德国2023年第一季度的GDP增速,已经跌到负0.3%,这是自疫情元年2020年以来,德国首次出现经济衰退,具体原因是什么,相信朔尔茨心里应该有数。
这么多年了,德国经济能蓬勃发展,固然是因为他们拥有欧洲最强,甚至是全球最强的工业制造能力,但俄罗斯的廉价能源和中国的庞大市场,也是关键原因。通过“脱钩”来制裁自己最大的出口市场,这样的行为,说一句“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并不过分,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最先受到伤害的,就是本国从事相关行业的企业。
我们都知道,欧美大多是资本主义国家,企业也大多是跨国集团。政治固然要背靠国家,但资本是有腿的,他们会自己选择流向能获得更大收益的地方。况且美西方目前针对中国“脱钩”的许多高技术行业,本身就是资本密集型产业,一旦失去了中国这个新兴市场,意味他们的现金流也会受到巨大损失,不利于自身的产品迭代和保持技术优势。
另一方面,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来说,单靠封锁,很难阻止中国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即使在上世纪六十年代那种艰苦的环境下,中国仍然成功研制出了“两弹一星”,改革开放以来,尽管西方企业在关键技术上,总是试图打压,围堵我们。可一项项核心技术的高峰,还是先后被中国人成功攀登。
封闭,曾经让古代强盛的中国,在近代变得落后,任由西方侵略者宰割。而走到今天的十字路口,中国已经和全球经济深度绑定,情形和当年变得完全不同。当西方国家出于政治目的要对中国采取封闭手段时,作为全球经济循环参与者,跨国企业家们的反应也就不让人意外了。
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og8AS32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